2020年3月29日
事件: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分析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形勢,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點評:
1、此次政治局會議召開的時間異于往常。通常政治局會議每季度召開一次,一般在季度經濟數據公布的時點附近,去年4月17日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4月19日召開政治局會議。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了顯著擾動,打亂了經濟、政策的節奏。當前疫情防控在國內已經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但海外疫情不斷蔓延,需要對疫情防控的重點和應對經濟下行的對沖政策做出重新部署。
2、政策的重心開始轉向恢復生產秩序和擴大內需。2月21日政治局會議、2月23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均把國內的疫情防控放在第一位,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疫情防控的重心已經轉變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下,3月26日召開了G20會議,與會各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刺激政策方面達成聲明,亦為國內的政策部署提供時機。
3、會議仍然強調“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從1、2月份的經濟數據看,投資、消費出現20%以上的下滑,這給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尤其是“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標實現難度加大。但是我們亦要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是豐富的,涵蓋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諸多方面,大多數的指標都已經得以很好的實現,在疫情這種不可抗力的條件下,“翻番”的目標可能更柔性處理,全面小康不必執著于GDP翻番。
4、會議指出,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疫情發生以來,國內把疫情防控放在各項工作之首,并未如海外立馬出臺刺激經濟的政策,而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中央開始布局各項對沖政策。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當前仍然處于“抓緊研究”階段,此次會議著重強調的政策舉措包括: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赤字率、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都屬于財政政策發力,疫情沖擊之下,財政減收增支,減稅減費等使得財政平衡面臨更大壓力,而在接下來的擴內需、穩經濟的過程中,財政政策發力亦承擔了重要角色,因此,赤字率提高、發行特別國債、進一步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等舉措都被市場充分預期。
總體上看,政策轉向恢復生產、財政政策發力穩經濟等舉措對債市偏不利,但是亦要看到,政策舉措主要在于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已經對一季度經濟造成顯著負面影響,疊加當前海外疫情蔓延,給進出口貿易、產業鏈帶來新的負面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亦需要更為寬松的政策加以對沖。貨幣政策配合財政政策發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亦將推升市場關于降息、降準等貨幣政策加碼寬松的預期。經濟基本面、政策面依然總體上對債市有利,利率拐點仍未到來。
(國金基金:葉偉平)
免責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