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市場表現方面,A股市場處于震蕩向上格局,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因等待超預期宏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依然選擇觀望,疊加部分年報尚未披露,市場處于膠著狀態。對于四月初突然降臨的關稅大戰,我們傾向于認為更會損害美方利益,將其拖入滯脹的風險漩渦,中長期利好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資產。
宏觀經濟方面,全球化供應鏈面臨重塑,我國微觀企業正在面臨史無前例的優勝劣汰,唯有手握核心壁壘并不斷升級迭代的企業,才能避免被產業淘汰的風險,同時可以持續技術輸出以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放眼全球,中國資產依然具備獨特成長性,對于估值的容忍度也具備一定潛力。對于產業格局已定或者已經經歷出清,在具有較為鮮明特征的競爭格局中存活下來的企業值得被重新審視。雖然面臨北美關稅問題的擾動,但出海依然是下一階段重點關注方向,尋找企業海外利潤增量,未來或存在取代房地產成為居民財富下一階段抓手的可能,核心是打斷負預期反饋的鏈條,居民資產配置權益比例逐漸向發達國家看齊。
從中長期角度看,全球重視的碳中和產業鏈崛起的機會值得持續關注,尤其是光伏、風電、儲能后周期的電網零部件等領域;同時也可關注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的提升,以及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制造裝備等產業的發展。從中短期角度看,基于上市公司部分年報預告和正式年報內容,我們已發現若干有望具有反轉特性的景氣行業和具有獨特下游需求的公司,這也是未來投資“重個股輕行業”的體現,主要以高端制造、汽車智能化產業鏈、新能源出海、芯片半導體產業鏈等為例,也密切關注國內新消費需求的快速崛起帶來的機會。
報告期內,本基金主要關注符合出海以及進口替代大邏輯的自主創新公司,并依然甄選長期持有持倉標的,堅持“中長周期具有核心壁壘的高成長與性價比公司”的投資理念,保持自下而上、適度分散行業的操作風格,立足行業賽道中長期邏輯,持有期適度拉長,以期達到獲取超越市場的累計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