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一、上周市場回顧
1、資金面
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央行繼續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全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9750億,跨年累計凈投放規模高達1.7萬億。在央行的強力呵護下,跨年最后一周資金面均衡偏松,資金利率繼續處于絕對低位,DR001在跨年前一日(29日)一度下行至0.42%,創歷史最低水平,全周R001運行在0.74%-2.42%區間,R007運行在2.79%-4.24%區間,為近幾年來最輕松的一次跨年。質押式回購成交量由前一周的4.6萬億持續下降至1.8萬億水平,與年末因素有關。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共有1658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二至周五分別到期5840億、3300億、3580億、3860億,公開市場到期規模較大,預計央行將陸續回籠跨年流動性。本周政府債(國債+地方債)計劃發行213億,凈融資額為213億,專項債提前批已開始發行,目前對資金面影響比較有限。年末考核結束后銀行體系資金充裕,再疊加財政資金投放對資金面的支撐,預計資金利率還將維持低位波動。
2、利率債
一級市場:國債、國開、政金債、地方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前一周比較)。
發行額(億元) |
償還量(億元) |
凈融資額(億元) |
凈融資額比上周 (億元) |
|
國債 |
0.00 |
200.90 |
-200.90 |
-2,100.30 |
地方債 |
7.23 |
0.00 |
7.23 |
-109.81 |
政金債 |
200.00 |
0.00 |
200.00 |
150.00 |
國開債 |
0.00 |
0.00 |
0.00 |
0.00 |
數據來源:wind,2022-12-31 ?
二級市場:
上周利率債曲線走陡,長端收益率小幅抬升,中短端收益率大幅下行。截止至12月31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報在2.2069%,較12月23日下行13.00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報在2.8353%,較12月23上行1.02BP。中債總財富指數上漲0.11%,其中3-5年指數漲幅較大,7-10年指數與前一周持平。
周變化(bp) |
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 |
1-3年 |
3-5年 |
5-7年 |
7-10年 |
2022-11-25 |
216.00 |
197.49 |
212.18 |
225.59 |
219.99 |
2022-12-02 |
215.46 |
197.29 |
211.65 |
225.22 |
219.55 |
2022-12-09 |
215.18 |
197.07 |
211.36 |
225.02 |
219.40 |
2022-12-16 |
215.27 |
197.04 |
211.39 |
225.02 |
219.47 |
2022-12-23 |
216.05 |
197.50 |
212.13 |
225.63 |
220.16 |
2022-12-31 |
216.30 |
197.84 |
212.38 |
225.78 |
220.16 |
指數漲跌 |
0.11% |
0.17% |
0.12% |
0.07% |
0.00% |
3、信用債
一級市場:非金融企業短融、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前一周比較)
發行額(億元) |
償還量(億元) |
凈融資額(億元) |
凈融資額比上周 (億元) |
|
企業債 |
16.00 |
168.93 |
-152.93 |
-72.87 |
公司債 |
207.89 |
461.02 |
-253.13 |
89.49 |
中期票據 |
215.20 |
435.22 |
-220.02 |
116.48 |
短期融資券 |
440.70 |
2,116.65 |
-1,675.95 |
-584.05 |
數據來源:wind,2022-12-31
二級市場:
上周,利率債和信用債財富指數均上漲,信用債上漲幅度更大。
上周,信用債收益率整體下行,中高等級、中短久期仍表現較好。其中,隱含AA+及以上6M產業債普遍收益率下行約20bps,隱含AA及以上6M及1Y城投債普遍下行10bps以上。信用利差方面,高等級產業債利差以收窄為主,且長久期下行幅度更大,城投債6M中高等級信用利差上行,其余期限中,中高等級城投債信用利差有不同幅度收窄。低資質的信用債信用利差仍整體上行。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僅短久期高等級信用利差處于2020年以來50分位數以下,其余各等級各期限信用債信用利差整體處于高分位數水平。
周變化(bp) |
中債信用債總財富指數 |
1年以下 |
1-3年 |
3-5年 |
5-7年 |
2022-11-25 |
202.44 |
184.56 |
200.97 |
216.17 |
235.37 |
2022-12-02 |
202.20 |
184.72 |
200.60 |
215.53 |
234.53 |
2022-12-09 |
201.58 |
184.73 |
199.84 |
214.21 |
232.80 |
2022-12-16 |
201.21 |
184.67 |
199.45 |
213.49 |
231.62 |
2022-12-23 |
201.68 |
184.85 |
200.03 |
214.21 |
232.05 |
2022-12-31 |
202.09 |
185.11 |
200.49 |
214.77 |
232.49 |
指數漲跌 |
0.20% |
0.14% |
0.23% |
0.26% |
0.19% |
4、可轉債
上周中證轉債漲幅為1.08 %,滬深300全周上漲1.13%,創業板指全周上漲2.65%。轉債市場多數行業收漲,其中公共事業、傳媒、國防軍工、美容護理漲幅居前,食品飲料、房地產、汽車、家電收跌。
二、本周市場展望
經濟基本面
1、2022年12月PMI數據點評
2022年末統計局公布12月份制造業PMI為47(前值48),創下年內新低,新訂單43.9(前值46.4),生產44.6(前值47.8),新出口訂單44.2(前值46.7).
首先,12月制造業PMI低于市場預期,低于4月份上海疫情的47.4,折射出疫情對短期經濟的沖擊。12月7日“新十條”發布,疫情管控大幅放松,新增病例激增,全國各地陸續進入第一波疫情的高峰,感染人口居家,導致人員到崗率下降,消費場景缺失等對供需均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
其次,受美聯儲加息縮表影響,海外主要經濟體需求下降,經濟景氣指數下降,12月份新出口訂單回落較明顯。
再次,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反彈至51.6(前值50.7),出廠價格指數反彈至49(前值47.4),預示著12月份PPI或反彈,我們預計為-0.1%(前值-1.3%)
前瞻性地看,疫情第一波高峰過后,各地人員流動陸續恢復,經濟景氣指數將回升,但是由于1月份春節放假較早,人員流動加大了病毒傳播的壓力,盡管國內感染人數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免疫屏障,但開放國門之后,新的毒株傳播的可能性在加大。
政策面
1、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國家衛健委2022年12月26日晚發布公告:一、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二、經國務院批準,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采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2、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例會
2022年12月28日,央行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高位運行,地緣政治沖突持續,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要精準有力,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增強信心,攻堅克難,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著力支持擴大內需,著力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貸總量有效增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和帶動基礎設施建設。
三、固定收益投資策略
1、利率債
上周債市收益率明顯下行,中短端利率、高等級中段久期信用債收益率下行更大,央行呵護跨年資金面,資金寬松是債市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原因。
從經濟基本面上看,去年12月份PMI創了年內新低,疫情管控放開之后,全國各地陸續迎來放開之后感染人數的高峰,人員居家,到崗率下降,對生產和線下消費均構成較大壓制。房地產支撐政策出臺,但從數據看,房地產投資、銷售仍在加速下行。從外需看,全球主要央行加息縮表,海外需求回落,出口下行壓力較大。通脹看,盡管在低基數上同比會有反彈,但短期壓力不大。
從政策面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疫情的管控放松,對經濟的抑制作用將會大幅減弱。四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強調,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要精準有力,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當前疫情激增,對經濟的沖擊仍在延續,貨幣政策仍然會維持寬松基調。
從債市策略上看,去年12月份PMI創年內新低,折射出疫情對經濟的負面沖擊比較大,1月份春節假期人員流動加大,盡管疫情爆發比較早的城市,經濟會明顯修復,但全國范圍看,新增感染人數仍然可能維持高位,疊加新的變異株亦可能導致新的傳播,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仍在延續。而年初傳統上亦是配置力量較強的時期,總體看,債市仍有基本面的支撐,交易盤把握債市調整帶來的機會。
2、信用債
信用債策略方面,理財波動對債市影響已經基本結束,年初配置情緒高漲,高等級中短久期高流動性信用債存在交易機會,由于理財調整了組合久期以及風險偏好,流動性不佳的信用債繼續保持謹慎。
地產債策略,考慮到政策呵護及信用風險收斂,仍可博弈中等資質央國企超額利差收窄的交易機會。城投債方面,當前中短久期、中高等級城投債收益率及利差仍處于相對較高分位數,性價比較高,且流動性較好,重點關注強資質區域城投債利差下行機會。周期方面,高等級煤炭債經歷利差短暫回調后改為震蕩,后續仍有進一步下行空間;鋼鐵債表現明顯差于煤炭債,即便高資質也仍未顯露利差修復的右側機會。金融債方面,銀行資本債繼續企穩,但信用利差仍處于被動走闊狀態,目前銀行資本債3Y-AAA信用利差仍在88%左右分位數,永續債達到97%,均具有較好性價比,考慮到理財贖回潮接近尾聲,后續波動幅度或降低,近期可繼續尋找交易性機會,永續債仍不建議配置。
3、轉債
權益市場短期以震蕩右側行情為主,仍會呈現出行業輪動的特征,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新冠藥物、抗疫物資等板塊存在震蕩加劇的可能,與消費復蘇相關的旅游、出行、線下消費等板塊短期可能呈現出上升走勢。疫情和地產在年末迎來政策落地,隨著防疫政策優化、以及地產領域“三箭齊發”在融資、增信等多領域推動市場邊際復蘇。前期回調較多的軍工、銀行、電力、光伏、儲能及新能源車板塊值得關注。可持續關注基本面優質的新能源車零部件龍頭公司對應的轉債。
(國金基金:葉偉平、謝雨芮)
數據來源:本文數據未經特別說明,均源自wi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免責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