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場評述(20220801-20220805)
上周市場回顧
進入8月第一個交易周,市場整體較上周持平。兩市成交金額周均下跌至10,370.09億元,北向資金周凈流出12.33億元,兩融余額16,198.24億元。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綜指周跌0.81%,收于3,227.03點,深證成指周漲0.02%,收于12,269.21點,滬深300周跌0.32%,收于4,156.91點,創業板指周漲0.49%,收于2,683.60點。各行業來看,電子、計算機、國防軍工漲幅居前,分別為6.44%、2.47%、1.70%,家用電器、房地產、汽車跌幅居前,分別為-5.14%、-4.50%、-4.36%。
市場熱點
7月進出口數據: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反彈
7月當月,按美元計價,我國進出口總值5646.6億美元,增長11.0%,較6月上升0.7%。其中,出口3329.6億美元,同比增長18.0%,增幅較6月增長0.1%;進口2317.0億美元,同比增長2.3%,較6月上升1.3%;貿易順差1,012.7億美元,前值為979.41美元;7月出口增幅超預期走擴,進口增速有所回暖,貿易順差較上月延續擴大。從人民幣計價看,7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6.6%,其中,出口同比增長23.9%,進口同比增長7.4%;貿易順差6826.9億元。
分國別看,7月我國對東盟進出口總額869.2億美元,占比15.4%,東盟仍然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其中,出口金額531.6億美元,同比增長33.5%;進口金額337.6億美元,同比上升9.6%。對歐盟進出口總額773.9.2億美元,占比13.7%,其中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3.2%,進口金額同比下降7.4%。7月對美國進出口總額685.6億美元,占比12.1%,其中出口金額同比增長11.0%,進口金額同比下降4.5%。7月我國對東盟、歐盟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別較6月提升4.4和6.0個百分點,共計為7月出口同比增速貢獻9.1個百分點,7月東盟、歐盟對我國出口的貢獻度加強。從貿易差額看,7月我國的主要貿易順差依然來自美國和歐盟,7月對美、對歐貿易順差環比均有上升。
在1-7月出口的主要產品中,同比增速較快的產品仍以周期品、輕工業品和工業半成品為主。其中,汽車和汽車底盤、未鍛造的鋁及鋁材等產品累計同比增速繼續維持高位,分別為54.3%和70.1%。輕工業品方面,箱包、鞋靴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分別實現36.0%和24.7%。降幅較大的產品主要為肥料和家用電器產品,同比降幅分別為17.5%和7.4%。進口方面,1-7月我國進口同比增幅較快的產品仍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能源商品、原材料及糧食等農產品。其中,天然氣、成品油及原油進口金額同比分別增長47.7%、23.1%和52.0%;糧食、大豆等農產品的進口金額依然處于較高增速,同比分別增長16.0%和18.0%,但以上受海外影響較為明顯的商品,進口金額同比增幅較6月繼續收窄,或主要由于7月海外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
價格對進出口的影響仍重于數量,但影響力有所減弱。增幅明顯超過數量增幅的現象依然存在,如7月成品油進、出口金額均呈現正增長,但從數量看,成品油進出口均為同比負增長,降幅分別為39%和4%。在出口強勢的產品中,鞋靴、汽車和汽車底盤出口量價其升,實際需求較為強勁,此外,集成電路出口量減價增,出口價格仍維持在較高位水平,但得益于長三角等多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手機、集成電路等機電產品出口均價延續下降。
半導體芯片本土化替代情緒高漲,地緣政治催化裝備加速列裝
上周電子板塊上漲6.44%,跑贏大盤6.76%。板塊關注度在美眾議院議長Pelosi訪臺的影響下迅速提高,市場與分析機構憂心長期在先進微芯片制造與技術掌握上遭受美方更進一步的全面性阻斷。據彭博報導,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LamResearch和科磊KLA證實,美國商務部已通知其限制將包含14納米及以下先進制程的設備銷往國內;近期又傳出擬將長江存儲納入貿易黑名單,半導體科技方面的本土化替代情緒明顯升溫。上周半導體的上行以兩個細分板塊為代表,一是近期可能受到美方直接禁止的FPGA/EDA相關領域,另一個是近期帶動整個封裝板塊的chiplet相關領域。FPGA技術門檻非常高,核心技術也只掌握在Xilinx、Altera、Lattice、Actel四家公司手上(四家企業基本都被美系控制,占據FPGA全球市場的92%以上),國內企業以偏低端的CPLD和小規模FPGA元件為主,但這也體現出較大的成長空間。
上周國防軍工板塊上漲1.70%,跑贏大盤2.02%。8月1日,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取證試飛,距離商業運營更進一步。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C919完成取證試飛,意味著取得中國民航局的適航證只是時間問題。未來二十年我國民航飛機累計市場空間過萬億美元,目前我國自主研制的C919大飛機性能達到國際水平,ARJ21支線客機也是我國按照國際標準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飛機,標志著我國國產商用飛機步入提速發展階段。近日臺海緊張局勢升級,我國已展開一系列針對性軍事行動予以反制,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十四五期間全軍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刺激,軍工產業鏈需求持續增長,板塊有望持續受益。
投資策略及行業配置
本周大盤較上周持平,周期股、金融地產股跌幅較大,消費股繼續下跌,科技股小幅上漲。2021年,全球股市基本延續了2020年疫情后反彈向上的走勢,多數國家股指年內創下新高。全球市場繼續交易“疫情復蘇”+“寬貨幣”邏輯。全球主要國家股票市場還是延續了2020年的上漲行情。從國內股市的表現看,滬深300全年下跌5.2%,創業板指數卻上漲12%。同時,2021年股票市場一個重要的特征是行業指數表現差異很大,漲幅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電力設備、有色、煤炭;跌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家用電器、非銀金融、地產。表現最好的電力設備板塊上漲47.86%;表現最差的行業家用電器下跌19.54%。行業表現出現如此巨大差異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中國經濟因為疫情控制得當,2020年率先復蘇,但復蘇動能在下半年開始減弱,比如下游地產、汽車、家電銷售數據開始疲弱;雖然下游需求趨弱,但是上游供給端復產較慢,同時流動性充裕,造成各個產業鏈都是上游價格上漲,導致各行業利潤端集中于上游。對應股票市場漲幅靠前的多數是上游行業,比如煤炭、有色、乃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鋰礦、光伏行業中的多晶硅。下游行業由于需求疲弱,同時上游價格高企還在損失其毛利率。最典型是家電行業,一方面銷售受到地產需求的影響,一方面有色等產品價格上漲還在擠壓成本。
通過對經濟周期、政策環境的觀察分析,我們認為2022年股票市場處于“蓄勢待發”的階段。上半年受經濟數據較弱影響,市場情緒可能相對悲觀,但同時政策寬松的預期會逐漸增強,整體呈現出弱經濟、寬政策的特征。下半年經濟數據會逐漸好轉,同時政策效應也會逐漸顯現,宏觀經濟將走向“小復蘇”,股票市場可能會出現中等級別行情。但如果國外經濟受到美國緊縮、疫情反復等影響而導致中國國內經濟和投資環境出現明顯的比較優勢,也可能會存在大級別的股票行情。
根據以上預判,我們在2022年建議重點關注國內政策和政府工作導向的變化,及時跟蹤中央對經濟預判的表述和政策調整力度。投資上,我們會在上半年保持股票的中性倉位,并在行業配置上適度分散,在指數震蕩回落中逐步增加股票配置。我們將重點關注如下三方面:加強對價值龍頭的跟蹤研究,通過仔細分析其資產質量、現金流情況、公司戰略調整三大因素分析其合理買入的價格區間,在上半年機會臨近時果斷加倉;對成長型的熱點賽道(新能源車、光伏、風電、軍工等),做好對新技術、新變化的跟蹤研究,挖掘成長機會,同時注意過度追逐熱點的風險;行業上重點加強對消費、醫藥、科技等受益于高質量經濟發展方向的行業研究。
從中長期角度,在注冊制和退市新規實施背景下,優勝劣汰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個股分化將是中長期趨勢,龍頭企業和優質成長企業將持續受益。
(數據來源:Wind,市場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與未來業績保證)
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