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較上一周上漲,市場熱點不斷
市場回顧
進入2月第四個交易周,市場整體較前一周上漲。兩市成交金額周均上漲至11,000.52億元,北向資金周凈流入235.46億元,兩融余額14,863.97億元。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綜指周漲0.74%,收于3,027.02點,深證成指周漲4.03%,收于9,434.75點,滬深300周漲1.38%,收于3,537.80點,創業板指周漲3.74%,收于1,824.03點。各行業來看,計算機、電子、通信漲幅居前,分別為7.53%、7.02%、6.05%;銀行、交通運輸、公用事業跌幅居前,分別為-2.33%、-1.29%、-1.05%。
市場熱點
2月PMI數據:制造業運行總體平穩
2月,制造業PMI為49.1%,略低于前值49.2%。下行因素來自生產端,2月PMI生產指數比1月低1.5個百分點。但生產端與春節因素關系較大。春節在2月的年份,2月PMI生產指數均明顯低于1月。最近的四次,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月PMI生產指數平均比1月低1.75%,春節之后生產指數能恢復,這四年,3月PMI生產指數平均比2月高2.4%。從制造業預期來看,穩中有升。根據中采解讀,“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2%,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在56%以上的高位上進一步上升,顯示這兩個行業的企業預期尤為樂觀。”
對于建筑業而言,1-2月的情況綜合來看,壓力可能在加大。建筑業PMI方面,1月為53.9%,2月為53.5%,1-2月均值低于2021-2023年同期。建筑業其他景氣指標方面,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走弱跡象。包括建筑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建筑業新訂單指數,建筑業從業人員指數在內,1-2月的均值均明顯低于2021-2023年同期。施工高頻方面,觀察1-2月的螺紋鋼表觀消費量(同時受基建和地產影響),1-2月八周數據,合計同比為-20.5%,這一降幅高于2023年12月。如果觀察百年建筑網的節后復工數據,復工偏慢。“百年建筑調研顯示:2月21日-2月27日,百年建筑調研全國10094個工地開復工率39.9%,農歷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勞務上工率38.1%,農歷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背后原因或與地產、基建兩個因素開年均偏弱有關。開年以來,地產銷售數據進一步下滑,或對施工造成負面影響。基建或受專項債發行節奏偏慢影響施工節奏偏慢。
蘋果將公布人工智能計劃,鴻蒙生態再迎里程碑
上周通信板塊上漲6.05%,跑贏大盤4.67%。有報道稱蘋果已經決定放棄了已經持續10年的汽車開發項目,相關人員將部分調整至人工智能研發部門。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表示,人工智能已經在蘋果產品的幕后發揮作用,今年晚些時候將有更多關于明確人工智能功能的消息。OpenAI發布Sora不到兩周時間,2月26日,谷歌又推出基礎世界模型——Genie。Genie 是一個 110 億參數的基礎世界模型,可以通過單張圖像提示生成可玩的交互式環境。可以用它從未見過的圖像進行提示,然后與自己想象中的虛擬世界進行互動。不管是合成圖像、照片甚至手繪草圖,Genie 都可以從中生成無窮無盡的可玩世界。短期看,海外市場北美科技公司受益于AI旺盛需求拉動,業績開始加速釋放驅動股價持續快速上漲;另一方面,海外巨頭仍在大規模投入AI持續展開軍備競賽;國內市場光模塊方向是少數出海真正受益全球AI建設浪潮的,業績釋放能力強勁,預計短期也將迎來加速,關注光模塊投資機會。
上周計算機板塊上漲7.53%,跑贏大盤6.15%。3月2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支持開源鴻蒙原生應用發展2024年行動計劃》,提出2024年深圳企業開發的鴻蒙原生應用占全國總量10%以上,深圳市主要垂域實現鴻蒙原生應用全覆蓋,鴻蒙開發者數量占全國總量15%以上,建成2家以上鴻蒙產業園等具體任務目標。這是地方政府出臺的首個鴻蒙產業年度發展計劃,實操性強,有望成為鴻蒙生態發展新的里程碑。《行動計劃》從應用供給、產業聚集、生態支撐三大方面進行全面規劃。應用供給上,基于財政資金建設的政務和公共服務系統將全面推出鴻蒙版原生應用,并推動國有企事業單位在教育、金融、交運文娛等領域開發鴻蒙原生應用,鼓勵民企發布鴻蒙原生應用,對符合標準的軟件企業給予獎勵。產業聚集上,支持鴻蒙產業園發展壯大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拓展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服務外包,達到50萬人鴻蒙開發者規模。生態支持上,鼓勵院校、企業探索鴻蒙人才培養機制加速鴻蒙人才培養,強化策劃宣傳,引導社會關注鴻蒙原生應用發展。深圳市作為國內軟件應用開發高地,該政策有望推動鴻蒙產業發展超預期。據工信部統計,2023年深圳市軟件業務收入1.16萬億元,同比增長15.4%,規模占國內軟件業務9.4%,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在消費者日常使用的5000個核心軟件應用中,深圳市企業發開的近600個,占比超過10%。深圳是開源鴻蒙的發源地,匯集了華為、深開鴻等開源鴻蒙主要研發團隊。該政策出臺有望進一步加速相關主體投入鴻蒙原生應用開發,推動產業超預期發展。
投資策略及行業配置
上周大盤較前一周上漲,科技股大漲,消費股、周期股上漲,金融地產股有所下跌。
1、A股大勢研判:展望后續,前期的市場邏輯將得到延續,海外利好鈍化、政策強刺激預期落空、資金面看不到好轉、對中長期因素的擔憂超過了短周期觸底回升的利好,看空市場,沒有春季躁動。(1)海外的十年美債下行并未帶來北上資金凈流入的利好;(2)中美元首會晤并未帶來關稅調降的直接經濟利好,雖然軍事沖突等極端風險得到有效管控,但各領域的競爭依然激烈,未來一段時間,中美戰略博弈將處于不確定中;(3)12月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4年經濟政策傾向“調結構”而非“穩增長”,總量刺激政策概率較小;(4)短期國內經濟數據持續驗證“弱現實”;(5)對中長期的各種擔憂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包括國際地緣沖突加劇、新一輪科技創新在AI領域落后、人口老齡化、地產危機;(6)資金抱團方向“兩極分化”,一邊是避險屬性較強的煤炭公用事業等跑出超額,另一邊北證新股憑“池小水淺”的優勢獲得部分活躍資金青睞。總體看,分子分母均缺少明顯的邊際改善預期,風險偏好承壓、資金面陷入負反饋為本次調整的主要原因。
短周期看已現六重底,但當前對中長期因素的擔憂超過了短周期的利好,后續需要進一步觀察市場風險偏好是否會減弱對長周期影響因素的定價。
1)經濟底:實際GDP環比二季度見底。但近期有所回踩,經濟復蘇強度弱。
2)政策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體定調積極“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看準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但市場質疑具體政策舉措對目標實現的支撐。
3)盈利底: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連續9個月好轉,單月利潤同比連續4個月保持正增長,而且其中有3個月都保持了兩位數正增長。上市公司的盈利在23年三季度也已由負轉正。
4)庫存底:中國已經開啟補庫周期,美國也即將開始,中美補庫共振可期。但鑒于全球經濟依然下行,國內經濟弱復蘇,補庫周期的彈性也會比較弱。
5)估值底 + 股債收益差極致:A股主要股指的估值歷史分位數低于40%;在全球對比中也處于低位;股債收益差處于-2倍標準差。但市場質疑在長周期打破的背景下,該規律的有效性。
6)美元流動性筑底:美聯儲的政策轉向已經確定,加息結束,市場博弈已經聚焦到何時降息以及降息幅度,美元流動性最差的時候已過。但對于A股市場的北上資金將多大程度上體現沒有流動性好轉,還取決于多種因素,如中國在新興國家中的比較優勢等。
2、行業配置建議:積極應對。
(1)主要采用防御策略:紅利高股息+強現金流à煤炭、公路、鐵路、核電、燃氣、港口等。
(2)根據市場環境擇機布局邏輯獨立性強、與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弱的領域:
l制造業出海(國際競爭力 + 滲透率 + 利潤率)à家電、高端裝備 > 汽車、新能源、手機、軍貿
l中美補庫周期(庫存低位+弱供給+需求抬升+景氣度)à商用車>汽車零部件、光學光電子>貴金屬>煉化及貿易、冶鋼原料、消費電子、造紙、紡織制造
l消費分層(高端消費 + 國貨平替)à高端白酒 VS. 服飾、餐飲、中古產業、殯葬、人服、職業培訓
l產業邏輯(自身產業邏輯 + 美股映射 + 前期跌幅較大)
nTMT:AI(算力、應用、機器人)> 半導體周期(DRAM存儲價格上升) > 消費電子(手機出貨量上升) > 國產替代
n醫藥:反腐拐點 + 爆款單品拉動 + 估值底 + 機構持倉低 + 投融資邊際向好(資本開支見底,美元流動性轉向)
n軍工:中期調整 + 高層人事落地
從中長期角度,在注冊制和退市新規實施背景下,優勝劣汰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個股分化將是中長期趨勢,龍頭企業和優質成長企業將持續受益。
(數據來源:Wind,市場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與未來業績保證)
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