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一、上周市場回顧
1、資金面
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上周央行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全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1844億。資金面均衡偏緊,資金利率抬升,全周R001運行在1.63-1.69%區間,R007運行在1.87-1.93%區間。上周回購成交量由前一周的7.6萬億進一步回落至7.3萬億,一年期國股存單跟隨債市收益率走勢,較前一周大幅下行10bp至1.65%。
2、利率債
一級市場:國債、國開、政金債、地方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前一周比較)。
發行額(億元) |
償還量(億元) |
凈融資額(億元) |
凈融資額比上周 (億元) |
|
國債 |
2,819.00 |
750.00 |
2,069.00 |
1,259.00 |
地方債 |
4,586.99 |
38.87 |
4,548.12 |
-843.03 |
政金債 |
500.10 |
730.00 |
-229.90 |
-569.90 |
國開債 |
- |
150.00 |
-150.00 |
-150.00 |
數據來源:wind,2024-12-15
二級市場:
上周利率債各期限收益率均大幅下行,10年國債收益率單周一舉下破1.90%、1.80%兩個重要關口,30年國債收益率挑戰2.0%關鍵整數點位,利率債收益率曲線平行下移,國開債表現強于國債。影響全周債市走強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局會議定調更積極,對于貨幣政策的表述從之前的“穩健”變更為“適度寬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直接明確了明年要“適時降準降息”,支撐債市走強。截至12月13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報在1.1582%,較12月06日下行19.03bp;10年國債收益率報在1.7771%,較12月06日下行17.68bp。中債總財富指數大漲1.00%,其中7-10年指數漲幅更大。
周變化(bp) |
中債總財富總值指數 |
1-3年 |
3-5年 |
5-7年 |
7-10年 |
2024-12-06 |
241.48 |
210.31 |
231.67 |
252.04 |
249.27 |
2024-12-13 |
243.90 |
210.91 |
233.17 |
254.28 |
252.58 |
指數漲跌 |
1.00% |
0.29% |
0.65% |
0.89% |
1.33% |
數據來源:wind
3、信用債
一級市場:非金融企業短融、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前一周比較)
發行額(億元) |
償還量(億元) |
凈融資額(億元) |
凈融資額比上周 (億元) |
|
企業債 |
- |
82.20 |
-82.20 |
21.05 |
公司債 |
993.47 |
1,017.67 |
-24.20 |
-202.08 |
中期票據 |
891.27 |
512.19 |
379.08 |
143.13 |
短期融資券 |
954.12 |
935.52 |
18.60 |
271.37 |
數據來源:wind,2024-12-15
二級市場:
上周,信用債收益率在債市帶動下延續較大幅度下行,短端下行總體不如中長端,主要受到資金面制約。中債信用債總財富指數大漲0.22%,5-7年指數表現較強。
周變化(bp) |
中債信用債總財富指數 |
1年以下 |
1-3年 |
3-5年 |
5-7年 |
2024-12-06 |
220.10 |
196.37 |
218.41 |
240.67 |
268.74 |
2024-12-13 |
220.59 |
196.47 |
218.84 |
241.73 |
270.40 |
指數漲跌 |
0.22% |
0.05% |
0.20% |
0.44% |
0.62% |
數據來源:wind
4、固收+
上周萬得全A下跌0.20%,北證50下跌5.73%,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17.68BP,中證轉債指數上漲1.78%。美元指數上周上漲0.92%,10年美債收益率上行25.00BP,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上漲0.29%,標普500上周下跌0.64%。NYMEXWTI原油上漲5.79%,COMEX黃金上漲0.24%,南華黑色指數上漲1.55%。
上周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大重磅會議接連落地,市場圍繞著政策預期博弈,市場成交額日均1.9萬億。
上周中證轉債指數上漲1.78%,在權益市場的震蕩走勢下,轉債的溢價率有明顯的抬升,其中70-110的中段平價段的轉債溢價率抬升明顯。上周轉債的溢價率提升主要受到債券市場利率大幅下行的影響,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降至1.77%附近,從定價角度抬升了轉債的溢價率,同時從資金角度也使得一部分止盈資金流向性價比提升的轉債市場。
二、本周市場展望
經濟基本面
1、11月份金融數據點評
12月13日央行公布11月份金融數據,新增社融2.34萬億(去年同期2.46萬億),新增人民幣貸款5800億(去年同期1.09萬億),社融存量增速與前值持平為7.8%。
首先,11月份社融低于預期(wind預期值為2.89萬億),新增信貸回落是主要原因。一方面,化債置換了部分對公貸款,另一方面債市收益率回落,企業債券發行增多亦擠壓了信貸需求,11月份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2,100億(去年同期4,460億)同比明顯回落。
其次,居民中長期貸款延續回升態勢,一攬子政策落地之后,商品房銷量回升,此外房貸利率下調亦減緩了居民提前還款的速度。
總體看,11月份社融數據總量上仍弱,但結構上有亮點,尤其是居民中長期貸款回升明顯。此外,隨著化債資金的落地,M1增速跌幅收窄,觀察其進一步改善的持續性。
2、11月份主要經濟數據點評
12月16日統計局發布11月份主要經濟數據,工增當月同比5.4%(前值5.3%),社零當月同比3.0%(前值4.8%),固投累計同比3.3%(前值3.4%)。
首先,11月份工增略有回升,汽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同比回升的幅度較大,折射出以舊換新政策支持的行業,回升情況較好。
其次,11月份社零同比回落超預期,考慮過去三年平均增速亦剔除掉基數的影響,亦呈回落態勢,統計局發言人表示,這主要是受“雙十一”網購啟動時間提前的影響,部分商品銷售分流到10月份,相應11月份市場銷售增速有所回落。
總體看,11月份經濟數據基本延續了修復的態勢,受益于政策支持的方向修復情況較好,但供給與需求、實際值和名義值之間的裂口仍然存在。
政策面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三、固定收益投資策略
1、利率債方面
上周,債市行情仍在加速,10年國債收益率一舉下破1.90%、1.80%關鍵點位,本周一(16日)一度接近1.70%。截至16日,12月份的10年國債累計下行幅度已接近30bp,30年下行幅度接近25bp。
從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看,11月經濟仍然延續弱修復態勢,但其中供給情況較好,而以消費為主的內需較9-10月轉弱,新增信貸走弱也主要是因為企業融資需求不足,仍需要政策積極應對。本月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布的政策基調更積極,債市關注到貨幣政策的表述從此前的“穩健”轉向為“適度寬松”,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明年要“適時降準降息”,流動性的表述從之前的“合理充裕”轉為“充裕”,債市利多因素得到強化。
債市策略方面,12月以來債市行情較11月進一步走強,10年國債下行至1.70%附近已經部分定價了明年的降息預期,在降息未落地之前繼續向下的空間或有限。當前債市寬貨幣邏輯強化、配置力量強勁,而短期受到資金偏緊,機構負債成本與資產收益倒掛壓力的約束,短期或有調整壓力但空間有限,調整時可關注中長期限利率債。
2、信用債方面
上周利率債表現較強,信用債各期限收益率跟隨下行,但信用債更受到資金面偏緊的約束,下行幅度不及利率債,信用利差被動走擴。當前信用利差處于年內較高水平,再疊加“資產荒”邏輯強化,信用債相較利率債的比價效應增強,當前建議加大中高資質、中長期限信用債的配置力度。
3、固收+方面
權益方面,權益市場進入震蕩態勢,總體謹慎偏積極,盤中震蕩較為劇烈,下行空間或相對有限。策略上注重消費、醫藥、AI+、紅利周期板塊,板塊輪動過程中控制節奏和倉位。轉債方面,目前短期轉債市場受保險資金沖擊,折價收斂幅度較大,不過從長期看仍有整體空間。從平價來看,市場關注后續實質性政策和經濟數據轉好。繼續關注轉債資產。資產配置層面,隨著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市場對明年經濟的目標進一步明朗,權益市場預期落地后略有調整,但在“穩住樓市股市”的基調下預計調整風險相對可控,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重點提及的相關板塊機會,債券市場在寬貨幣預期及偏弱的宏觀數據影響下收益率下行,對明年行情或有一定透支,但在看到價格信號企穩或融資需求改善之前收益率整體趨勢或延續。隨著短期內市場進入政策及數據真空期,權益和債券市場有可能進入震蕩狀態,股債相關性或較此前有所提升,兩類資產的配置有望提供一定的風險對沖。
(國金基金:謝雨芮、葉偉平)
數據來源:本文數據未經特別說明,均源自wind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本材料既不構成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觀點和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國金基金銷售任何公募基金、資管計劃或其他金融產品的要約,不構成產品未來投資策略及業績的保證。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國金基金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委托財產,但不保證委托財產本金不受損失,也不保證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在了解基金的特有風險并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獨立做出投資決策。本材料制作時間: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