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0日
一、上周市場回顧
1、資金面
上周有2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四央行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周五投放了100億的7天,公開市場凈回籠2700億。
銀行間市場利率漲跌互現。截至上周五,R001加權收在2.11%,較前一周上行19.12bp;R007加權收在2.22%,較前一周下行10.35bp;R014加權收在2.38%,較前一周下行8.28bp;R021加權收在2.21%,較前一周上行8.15bp。
數據來源:wind,報告中數據未有特別說明,均來自于wind
本周有4100億元逆回購到期。
2、利率債
一級市場:國債、國開、政金債、地方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上周比較)。
數據來源:wind,2020-08-07
二級市場:
上周債市收益率短降長升,國債收益率上行幅度較大。周一債市早盤延續了前周的悲觀情緒,在央行再度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凈回籠1000億后,市場情緒受到打壓,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至整數關口3.0點位;9點45分開始,國債期貨快速拉升后震蕩上揚,日內出現了股債雙牛盛況。尾盤Wind消息稱:“央行: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融規模增速明顯高于去年”。周二公開市場凈回籠800億,債市全天波動不大,但盤中的整體節奏與股市呈“蹺蹺板”走勢。周三公開市場自然凈回籠300億。早盤資金面轉松,財新服務業PMI大幅不及預期,長債收益率明顯下行;10點后隨著股市的震蕩上揚,債市開始下跌,疊加午盤時國債一級招標較差、午后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稱:“目前的貨幣政策沒有必要再加碼。”,債市收益率全天上行明顯。周四公開市場自然凈回籠500億。早盤市場延續前日的謹慎情緒,長債收益率小幅上行,隨著資金收緊、股市轉而向上,債市開始承壓,十年國債收益率再度上行逼近3.0。周五公開市場凈投放100億。周四晚間央行發布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述偏鷹,早盤十年國債直接上探3.0整數關口;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稱:“中國三四季度經濟增長可達6%,全年增速高于IMF預測”、7月出口數據遠好于預期,債市收益率震蕩偏上行;午后債市轉入震蕩。
截至7月31日,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品種合約T2009收于98.795,周跌0.06%。1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2225%(下行2.03BP);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9919%(上行2.54BP),短端下行幅度大于長端,10Y-1Y國債利差走擴。1年期國開債收益率為2.6614%(下行1.14BP),10年期國開債收益率為3.5127%(上行3.5BP)。
單位:% 、BP
3、信用債
一級市場:非金融企業短融、中票、企業債、公司債發行量、償還量、凈融資額(與上周比較)
數據來源:wind,2020-08-07
二級市場:
信用債收益率短端下行,中長端上行,上周由于3年期、5年期國開債波動較小,使得3年期、5年期中高資質信用債的利差有所走闊。
數據來源:wind,2020-08-07
信用利差情況如下:
數據來源:wind,2020-08-07
4、可轉債
上周股指沖高回落,美國簽署行政命令禁止微信、字節跳動海外業務的消息對科技板塊造成沖擊。上周5個交易日A股日成交額均超萬億,日均達到1.32萬億,環比繼續上升。上證收盤在3354.04點,周度上漲1.33%;深證成指周度上漲0.08%,中小板指周度上漲0.09%,創業板指周度上漲6.38%,滬深300周度上漲4.20%。從行業來看,國防軍工、有色金屬、汽車漲幅居前;紡織服裝、醫藥生物、傳媒跌幅居前。資金方面,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44.49億元,為連續4周凈流出。
中證轉債周漲1.1%,日均成交額有所回升。上周新券供給充裕,其中不乏優質新券,老券(東財、國軒、富祥、浙商等)連續公告贖回,轉債市場的核心品種持續換血。市場平均轉股溢價率繼續壓縮,目前處于15%分位數;平均絕對價格小幅上漲,目前處于79%的分位數。個券方面,橫河、同德、龍蟠漲幅居前,對應行業為化工、化工、化工;兄弟、臺華、博威跌幅居前,對應行業化工、紡織服裝、有色。
二、本周市場展望
經濟基本面:
1、高頻數據跟蹤
上周水泥出貨量明顯上升,水泥庫存下降,粉磨站開工率上升,鋼鐵社會庫存轉為去化,顯示汛期過后,下游需求有所恢復。
從價格看,豬肉價格在前期高位上略有回落,農產品批發價格亦有所回落,國際原油價格繼續小幅回升,南華工業品指數上周漲1.34%。
2、7月份通脹數據點評
8月10日統計局公布7月份通脹數據, CPI同比上漲2.7%(前值2.5%),PPI同比為-2.4%(前值-3%)。
首先,7月份CPI略超市場普遍預期的2.6%,豬肉價格、農產品價格在7月份漲幅較大是主要原因,7月份南方水災,對生豬的生產和調運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剔除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回落至0.5%(前值0.9%),是有數據以來的低點,表明當前CPI回升更多是結構性的,疫情給居民收入帶來負面影響,消費總體依然承壓。
前瞻性地看,去年8-10月份受非洲豬瘟影響,豬肉價格大幅推升通脹預期,導致去年存在高基數效應。今年進入8月份之后,豬肉價格、農產品價格略有回落,預計在去年的高基數下,CPI呈現下行態勢。PPI在復工復產、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的帶動下,環比持續上漲,但海外疫情讓在擴散,距離轉正仍然有待時日。
政策面:
1、央行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我們注意到如下幾點:
首先,央行對當前經濟運行狀況較為肯定: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果,供給快速恢復,需求逐步改善,二季度經濟增速明顯好于預期,中長期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其次,在經濟恢復好于預期的背景下,對信貸社融的增速訴求有所降低,逆周期政策不再加碼,貨幣政策更加強調精準導向,引導市場利率圍繞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平穩運行,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再次,專欄介紹低利率的弊病,從全球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佳,還可能導致過低還會導致“資源錯配”“脫實向虛”等諸多負面影響。
總體看,二季度政策執行報告延續了7月10日央行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的基調,對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取得成績較為肯定,貨幣政策更為強調精準導向,推動利率下行將更多倚賴直達實體的貨幣政策工具,而對降準、降息導致的低利率產生的弊病則較為警惕。
三、固定收益投資策略
1、利率債
上周利率總體呈現震蕩態勢,十年期國債活躍券觸碰3.0%關鍵點位之后,迎來配置資金入場,但收益率下行的動力亦不強。
從經濟基本面看,無論是環比數據還是同比數據看,當前經濟還在修復的過程中,7月份制造業PMI好于預期,上周公布的出口數據大超預期,今天公布的通脹數據亦是略超預期,而從高頻數據看,洪災影響消退之后,水泥、鋼鐵等高頻數據顯示下游需求回升。8月份-10月份將面臨地方政府債的密集發行,社融帶動經濟修復的預期仍然較強。
從政策面看,在社會經濟恢復好于預期的背景下,貨幣政策不再加碼寬松,而是轉為精準導向,推動社融融資成本下降將更多地倚重直達實體的政策工具,傳統的降息、降準工具由于可能帶來低利率的弊病,其局限性已經引起貨幣當局的反思。
從債市策略上看,總體看,經濟仍然在修復的通道,貨幣政策方面以穩為主,并沒有寬松的信號,央行引導市場利率圍繞OMO/MLF平穩運行,從資金利率重定價以來,DR007加權均值大概在2.03%,與7天逆回購官定2.2%的利率水平已較為接近。從期限利差的角度,當前債市對資金利率、經濟修復定價已趨合理。社融帶動經濟修復的預期對債市不利,但經濟并沒有走出疫情的影響,因而收益率大幅上行至疫情前的水平亦缺乏支撐,且中美關系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體在2.8%-3.1%的區間波動。對于配置盤,當前點位處于合理的水平,8月份或迎來攤余成本法債基的配債高峰。對于交易盤,圍繞區間做波段。
2、信用債
信用債調整后,收益率的絕對水平上升,票息優勢開始體現出來,票息和利差保護已經為信用債提供較好的安全墊,我們認為中高等級、流動性較好的信用債配置價值開始凸顯。疫情導致企業信用資質下降,資金鏈風險加大。經濟下行,信用風險爆發呈現多樣化特征,近期,信用恐慌已經從民企蔓延到部分國企上,信用債的投資仍需集中在中高資質。
經過此輪調整,信用利差普遍走闊,可關注其中的機會。尤其是,疫情沖擊之下財政政策發力、地方政府專項債擴容、特別國債都轉給地方,以及隱形債務化解可能有所放緩等,城投債的違約風險有所下降,可關注其中的機會。此外,隨著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前期庫存積壓的問題有所緩解,亦可關注部分過剩產能行業個體信用利差下行的機會。
從杠桿策略上看,流動性充裕,央行貨幣寬松的基調未變,在確保組合流動性狀況的前提下,可維持適度杠桿,例如根據組合利率債、資質較高品種占比,制定恰當的杠桿標準。
3、轉債
上周股指沖高回落。從基本面上看,經濟修復進展順利,7月PMI數據向好,進出口數據超預期;從政策面上看,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貨幣政策轉向中性,但下半年財政政策落地、具體產業支持、資本市場改革預期等依然對股市形成支撐;資金方面,新發基金爆款頻現,但存量贖回明顯,結合ETF凈申贖、產業資本增減持等情況,市場熱度仍在,資金面依然保持整體充裕;情緒面上,中美關系依然是短期影響市場風險偏好的最大因素。展望后市,預計股指震蕩加劇后重回升勢,風險點來自于美國后續刺激政策是否能夠維持,及中美摩擦問題。相應的,國產替代及大內需可能是貫穿全年的主線,其中估值依然處于合理位置的品種值得持續關注:如軍工(以北斗導航、衛星為主)、養殖后周期產業鏈(豬料、禽料整體需求提升)、周期類(水泥目前受到雨季壓制,但三季度后疊加基建需求可能快速釋放;銅鋁庫存低位,南美供給擾動,可能存在機會)、包裝紙(廢紙漲價邏輯)、環保(政策頻出,尤其是危廢行業繼續嚴管,強度不弱于15年環保督查)。
上周轉債指數上漲,以轉股溢價率為代表的估值小幅壓縮。操作上,認為股市熱度仍在,轉債建議繼續保持參與度,但轉債整體絕對價格再次提升,疊加核心品種陸續公告贖回,平衡個券基本面和組合波動成為投資者考慮的重要因素。基于控制回撤的需求,建議投資者優先兌現進入轉股期的高價品種,尤其是估值偏高,透支未來漲幅的個券;而由于轉債整體價位已高,對于剛上市的高價轉債可以選股的思路對待。具體擇券上:(1)繼續保持對于有色、環保、公用事業的關注度;(2)對彈性個券的選擇可參考各類賬戶的風險承受能力:1)結構性高景氣機會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風電、光伏;2)內需品種如建材、工程機械、地產竣工產業鏈;3)金融轉債中龍頭券商,券商的正股波動性加大,對轉債估值是更好的支撐。
(國金基金:葉偉平)
免責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