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周市場回顧
上周A股市場先抑后揚,伴隨兩會穩定投資者預期,指數也逐步企穩,全周主要寬基指數均上漲,其中北證50指數漲幅最大,上漲了6.5%,其次是中證2000和中證1000指數,滬深300指數漲幅最小為1.4%,市場表現小盤股風格特征。上周港股表現更強勁,恒生科技指數單周漲幅為8.4%,恒生指數漲幅為5.6%,科技股帶動下香港市場重估行情繼續演繹。A股市場成交量并未進一步放大,萬得全A指數的日均成交額為1.70萬億,較前一周的1.99萬億小幅下降。
行業指數的市場表現與2月相比發生變化,漲幅最高的是有色金屬和國防軍工行業指數,其次是計算機、機械、傳媒指數,后三者與機器人、AI的關聯度較高,受到新一款AI 應用的影響較大,可以看做是前期科技行情的延續。有色金屬行業指數漲幅大,體現出投資者對于資源品消耗的預期提升,美元指數走弱也形成對金屬價格的支撐,國防軍工表現主要受到“十四五”收官年需求釋放,以及國防預算連續三年穩定增長的影響。受到原油價格下降的影響,石油化工行業表現較差。
回顧前兩周的市場表現,指數在3月初前后反應外部沖擊出現回調,2月漲幅較高的主題板塊調整幅度較大。但上周國內的政策推動以及科技領域的產品突破,再次推升市場的風險偏好,融資余額小幅下降后再次進入上行通道,反映投資者熱情依然高漲。整體看,政策和產業趨勢影響板塊表現,宏觀預期進一步恢復。
上周海關總署公布了我國進出口金額,數據顯示1-2月出口金額的累計增速為2.3%,較2024年5.9%的增速有所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月、2月的累計增速為7.7%、7.1%,具有較高的基數,后續的出口是否繼續承壓需要觀察。
展望2025年度外貿情況,在2024年末,美國新一屆總統選舉落地,國內對于關稅稅率增加的預期便開始提升, 2024年四季度產業鏈呈現一定的“搶出口”現象,這對于未來的出口有一定的透支。其次,美國已經先后兩次宣布對我國增加10%的關稅稅率,這導致我國對美出口的綜合關稅水平在兩個月內增加超過一倍,稅率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會在后續不斷顯現。最后,美國政府可能會對我們進一步增加關稅稅率,外貿風險仍在加大。
在外需預期轉弱的情況下,內需的對沖措施需要進一步發力。我們也觀察到財政增加了赤字率、特別國債額度和專項債發行規模,同時監管層表示未來有進一步政策刺激空間,顯示出我國對外需沖擊的重視。在此預期之下,未來整體宏觀經濟增速有望保持穩定。
二、本周市場展望
兩會的政策符合市場預期,寬松的財政為宏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貨幣政策也給出了寬松的信號。從結構上看,政策對于消費的支持力度提升最為明顯,以舊換新政策加碼,有望推動消費增速進一步回升,對設備更新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也有所加力。從目前一季度的經濟表現看,經濟增速仍能維持較高的增速,這樣的環境,有利于投資者信心的穩定,市場的風險偏好仍有提升空間。
科技方面來自于政策的助力和產業的突破,都形成很好的預期提振效果,頭部企業的資本開支提升有望提升產業鏈訂單和業績,從業績數據看,電子、通信等行業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有望符合預期。
外圍的影響因素仍然存在,但從指數和市場的表現看,投資者對此的消化能力增強,內部的穩定更為重要,市場會在科技趨勢、經濟復蘇和業績企穩等主線尋找投資機會。整體看,2月市場風格偏向成長,三月份的風格可能會更加均衡。
三、權益市場投資策略
回歸國內經濟復蘇主線,調整階段布局核心成長標的。目前國內經濟復蘇態勢逐步明朗,雖然政策預期較弱,但未來繼續釋放的空間依然較大,關注內需和受益于經濟復蘇的資產。短期內受到資金和預期影響,成長板塊波動較大,從中期維度看,科技板塊仍有向上彈性,產業趨勢和國內外政策加持下依然看好科技板塊的發展潛力。
數據來源:本文數據未經特別說明,均源自wind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本材料既不構成基金宣傳推介材料,也不構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觀點和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應被視為國金基金銷售任何公募基金、資管計劃或其他金融產品的要約,不構成產品未來投資策略及業績的保證。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國金基金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委托財產,但不保證委托財產本金不受損失,也不保證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基金有風險,投資前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在了解基金的特有風險并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獨立做出投資決策。本材料制作時間:2025年3月10日